第(2/3)页 看着眼前的花海,身居高位的柳本球,开始对县里领导汇报的旅游业有了点信心。春季采茶、夏季看高山花卉,秋天采摘瓜果,再加上大段那边的丹霞山、水库,若是经营得好未必不能成为县里的另一个支柱产业。只是,只是这些人工造景真的好吗? 确实有些华而不实,为了迁就旅游业的景区需要,连茶园山顶都要人工造景补充景点不足的缺陷,但这有什么办法呢? “旅游业的收入可以弥补吧?” 看似可以,却未曾想李家明苦笑道:“爸,你太乐观了”。 “怎么讲?” 成本、收益、可预期的游客数量……,即使把基础设施做得再好,也不足以成为另一个支柱产业,只能是一个不错的补充。 可柳本球也摇头不赞成,基础设施不会白投资的,起码能改变县里的面貌。关键还是农村建设,只要把农村建设好了,就不愁没有游客。 “听过这样一句话吗?远看一幅画,近看脏乱差。我们的农村建设太滞后了,借着你们搞旅游业的机会把乡镇建设好,给城里人提供一个干净、美丽的度假场所,旅游业就大有可为”。 “爸,你这是打官腔,你觉得我们同古能承载几多游客吗?” 是哦,曾经主政过一方的柳本球立即反应了过来。同古还是太小了,即使环境再好、建设得再漂亮,也不足以承载更多的游客;而且喜欢田园风光的游客都是格调较高的人,同古又没有什么名贵玉石之类的,很难让他们象暴发户那样一掷千金。 “呵呵,你这一跤跌得不轻。你跟我讲讲,当时怎么就脑袋发昏呢?” 说是说钱只是工具,但把数十亿的资金投入到一个注定要亏的项目里,即使如李家明这样的富豪也会懊恼,但仍然嘴硬道:“你都讲我脑袋发昏,我还有什么讲的?哎,算了,人一世年总要做两三件蠢事的。” “你啊,就是嘴硬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