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纸问世-《倾危大秦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难道是?

    扶苏眼睛一亮,算算日子,距离上次自己交给郑国的造纸任务也有四个月了,从工匠砍伐竹木,每根竹子截成五到七尺长,然后就地开挖水塘,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百天,这些工序差不多也就四个月时间足够了,难道郑国还真的搞出来了?

    心中想着也有些激动起来。

    “既然工部尚书紧急求见陛下,想必是有极其重要的事情,还请陛下赶紧过去。”王葭将自己相与扶苏商议的纳妃之事暂时搁置,反正也不急于这一时。

    “好,朕先回咸阳宫一趟,皇后多注意身子。“

    扶苏也急匆匆坐上车辇,赶赴咸阳宫。

    一到咸阳宫之后,立刻召郑国来见自己。

    郑国看到扶苏之后,眼睛一亮,赶紧说道:“陛下,几个月前陛下交给臣的任务如今已经见成效了!“

    “哦?可是造出来了?快带朕去看看!“

    扶苏惊喜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将此物带来了!不必前去工坊之中!”

    说着,郑国便将新造出来的第一批纸中的几张缓缓铺开在地上。

    扶苏也蹲下轻轻捏了捏,虽然比自己后世那个时候劣质了很多,但是这第一批已经极好了,大秦的工匠精神当真是严谨,这纸比后世烧纸钱的纸要精细太多了,可知道这可是整整提前了两千年啊!

    “好!好!,郑尚书,你知道自己做出这件事的功绩有多大嘛!”

    郑国自然不知道这一片薄薄的东西能有什么功绩,皇帝说可以用毛笔在上面书写,但是这件事竹简,羊皮就可以完成呀,而且秦国并不缺竹简等物。

    “这皆为陛下之功,臣有何功绩可谈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郑尚书,凭此物,尚书可以在史书中留名千载,世受赞扬!”

    扶苏也知道此时根郑国说这个他也不能理解,也不跟他细说,日后他自然会知道这一片薄薄的纸片,究竟承受了多重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自古以来书契等,多用竹简来写,然后编成竹筒,用缣帛书写的太过珍贵,竹简太重,并不方便人查阅,用树肤、麻头及敝布、鱼网造出此物,不仅耗费便宜,更是方便书写查阅,秦国宫殿中,那几座宽阔用来存放历代书籍的屋子,用此物书写,只需一间便可以存下,郑尚书说这是不是大功绩?”

    扶苏浅而易见的比喻让郑国似乎有些知道此物的作用,但是仅凭这个,留名史书太夸张了吧。

    “尚书无需怀疑,日后你便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,既然尚书造出此物,朕命名为‘纸’,朕还有一物需要尚书安排工匠来做!”

    “何事?”

    “选用质地较为坚硬的木材,由刻工将书手事先端楷写就的文样连同版框、栏线、书口、鱼尾等版样一并上版用小篆雕刻成字!”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